破碎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
发布者:www.xyjuxin.com 发布日期:2012-6-20 10:09:51 来源:本站 浏览数:
破碎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,并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,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的开采利用,有色、黑色、冶金、化工及轻工等矿产资源日趋贫化,开采量大幅增加,建材、路、桥、和坝用到的矿石量也迅猛增加,这就使物料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——破碎作业显得尤为重要。破碎作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甚至更远,但作为大规模的社会化行为,并把它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。 当破碎颗粒达到一定细度时,颗粒会出现微塑性变形。由于微塑性变形的影响,颗粒会发生锻焊或焊合作用而相互聚合长大,使颗粒变粗,因此,把该细度范围称作破碎极限,于是出现了极限表面理论。其要求客观、准确、全面地反映物料粉碎的过程,而物料的粉碎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,物料在变形、破碎过程中始终不断与外界交换着物质和能量。
破碎技术是在传统的破碎机经过100多年发展暴露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,就自然界中的石头而言,不仅承受着外载产生的机械能,还可能受到热能、辐射能等的影响,这些能量作用于石头又会导致岩石发生热辐射、红外辐射和声发射等能量输出;同时,空气、水分和化学腐蚀等还导致岩石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交换。因此,在考察物料的变形、破碎时,所研究的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或封闭的系统,而是一个开放系统,这就需要采用非平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。物料的颗粒大小对破石机所破碎所需的能量是不相同的。事实表明,物料的颗粒越小,其强度就越高,粉碎就越困难,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,这一点,在三大破碎理论所建立的功耗数学模型中均未反映,这样三大破碎理论使用的准确性大打折扣。物料粉碎的细度是有限的,不可能无限地粉碎下去,这和三大破碎理论所建立的功耗数学模型有出入。
荥阳巨鑫破碎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,在破碎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。但随着技术的发展,传统破碎理论的缺陷与不足日显突出,在许多领域已不能起到指导作用。为此,寻求更合理、更准确、更能反映实际粉碎状态的破碎技术已迫在眉睫。